十博手机APP新闻资讯

十博手机APP下载及时优雅行善的求索之路br——写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1-29 16:08     浏览次数 :

[返回]

  十博手机APP下载及时优雅行善的求索之路br——写在大益爱心基金会成立十周年之际2007年12月12日,中国茶叶行业首个由企业独立出资的非公募基金会——云南大益爱心基金会,经云南省教育厅和云南省民政厅批准正式成立。基金会的宗旨是扶贫帮困、助学育才、奉献爱心、关爱社会。

  十年前,大益集团董事长、大益爱心基金会理事长吴远之深情地说:“云南大益爱心基金会”的成立,十博手机APP是勐海茶厂和云南大益茶人的盛事和喜事,使我多年的心愿得以实现。大益爱心基金会是党和政府给有爱心的企业和企业家提供一个“关爱社会,回馈社会”的平台,我们会尽职尽责,努力作好爱心公益活动。

  一个心愿,一份责任。十年来,大益爱心基金会捐赠41所希望小学和中学,资助150所大学建有大益爱心茶室、茶道课程、茶道艺术团。

  十年风雨兼程,走过千山万水。就在大益爱心基金会成立十周年前夕,基金会秘书长汪敏独自前往,追寻十年前走过的足迹。她说:“大益爱心基金会的成立,源于2005年‘滇茶大益天下·马帮行’,那是大益公益事业的缘起。即将步入下一个十年,我们身处新时代,踏上新征程,只有初心不变,面向未来,直到永恒。”

  2005年11月,举办“滇茶大益天下·马帮行”大型公益活动,筹资200万元在滇藏茶马古道沿途捐建了10所“大益”希望小学;

  2006年8月,赞助《我的长征》,捐资1000万元设立“大益爱心基金”,为沿途贫困地区实施一系列兴教助学项目,援建了20所“大益”希望小学;

  2007年6月,捐资200万元支持《祖国不会忘记》,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慰问红军老英雄、亲属及其所在部队,直接受益人群近万人,同时援建了2所“大益”希望小学。

  为了能将爱心奉献以制度化的方式一以贯之,造福更多人,在总结三次公益活动的基础上,2007年12月12日,云南大益爱心基金会正式成立。

  ——从2005年至今,大益爱心基金会在全国援建41所大益希望学校,帮助了2万多名孩子告别危旧校舍,走进宽敞明亮的教室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为21所大益希望小学配备了图书室;9所大益希望小学建设了体育园地;6所大益希望小学配备了鼓号队;7所大益希望小学配置了电脑室;5所大益希望小学配备了多媒体室;多次组织开展校长、教师培训和快乐联盟活动。

  ——已在全国24所大学建立“大益爱心奖学金”,奖励和资助近千名优秀及困难的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2010年开始,大益爱心基金会开始系统实施“爱智美”公益项目:爱心茶室(“爱”)、茶道课程(“智”)、茶道艺术团(“美”),已为上百名大学生提供了社会学习成长的平台,为上千名大益奖学金受助者搭建了回报学校和社会的平台,为数十万大学生提供了爱心传递、公益实践和茶文化体验的平台。

  如今,大益人笃定,茶不仅仅是一门生意,更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态度,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特别是在从事公益的过程中,那份融入血液的家国情怀,那份生命质朴的感动和体悟,已经汇聚成四个字——惜茶爱人,成为大益人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

  70多年前,爱国人士范和钧在西南边陲,创办佛海茶厂,一边以茶叶换武器,支援抗争;一边在当地开诊所,办教育,改善边民生活,造福一方百姓。

  70多年后,佛海茶厂历经沧桑洗礼,已经发展为中国最大的茶叶企业——大益集团,一边为全球提供高品质的茶叶及相关产品和服务,不断创新,激荡商场;一边为全球提供优质中国茶道文化,正本清源,传播茶道。

  70多年来,行善之举始终延续和传承,梦想也在不断实现和传递,这一切亘古不变的就是爱,是一种大爱——爱国、爱人。

  在2017年10月举办的大益论茶大赛,大益集团的普通员工周梦琳,在获得论茶大赛冠军捧得30万元大奖后,随即主动提出向大益爱心基金会捐赠2万元。

  周梦琳说:“我是大益爱心基金会的受益人。从2010年进入大学后,在学校的大益爱心茶室接触了普洱茶,从此开始了自己的茶道之路。在未来,我希望传播茶道,践行公益,成为一名称职的茶道讲师,向更多的人传播茶文化。

  在10月14日举办的慈善晚宴暨十周年慈善拍卖会上,现场爱心一浪高过一浪,竞相出价,最终由爱心益友吕小勤出价920000元拍得。大益爱心基金会当即再匹配80000元,筹得百万元善款,全部捐赠陕西青基会,用于陕西青年益工社项目,帮助大学生实现公益梦想。十博手机APP

  从最初的希望小学基础建设,到关注老师、学生为主要资助对象,再到服务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大益爱心基金会一步一个台阶,随着时代的变化和需求,顺势而变,然而不变的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2017年年初,大益爱心基金会理事会第二届七次暨第三届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新一届理事会及秘书长班子。国务院参事汤敏、阿里巴巴副总裁高红冰,大益集团吴远之、汪敏、王万春、赵逸虹、李华当选新一届理事,吴远之当选理事长,汪敏当选秘书长。汤敏、高红冰两位外聘理事的加入,壮大了理事会队伍,为将来公益事业的指导打下坚实基础。

  这次会议,为大益爱心基金会规划了未来十年之路。未来十年,大益爱心基金会将围绕着构建有影响力的校园公益品牌,运用互联网思维、搭建信息化管理平台、完善内部和项目管理机制,聚焦校园公益和茶人公益,打造青年益工社示范校,十博手机APP推动茶人公益上台阶,实现大益基金会公益最大价值。

  大益爱心基金会秘书长汪敏介绍,青年益工社项目以提升大学生能力为抓手,包括做公益的专业能力、创新创业的能力、领导能力以及服务他人的能力等。我们会整合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为在校学生搭建一个锻炼能力、提升素质的综合性实践平台,并将公益实践、创业实践、就业实践、创新实践融于一体,让学生从中受益。青年益工社其实是在做升级,我们要协助大学生成长,而且要共同成长。

  目前,青年益工社项目实施已经初见成效。今年暑假举办“爱智美”校园公益创享营开营仪式上,来自北京体育大学青年益工社社长邴子龙分享了自己参加公益之后的变化:2017年3月-7月,在大益爱心基金会的资助和帮助下,他策划组织了一系列公益活动,如女生节最具影响力女生评选、周末时间农民工子弟学校支教等。

  邴子龙这样讲述着自己的感想,“看着孩子们求知欲的眼睛,我们倍感压力,看着孩子们依依不舍的目光,我们特别满足,做公益服务是对我自己心灵上的满足,是对自己价值的认同,也是我对这个社会的价值体现。坦白的说,我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奖励,但我真的很满足,我得到的是别人看不到的,但我自己是最清楚的。在公益服务的日子里,我的能力得到了锻炼,眼界得到了开拓,思想得到了升华。我从一个懵懵懂懂的大学生成为了有一定责任和担当的青年。”

  “为期四天的中国—东盟企业家论坛服务工作结束,有幸接触各种大佬与大咖,聆听他们的真知灼见,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更加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和发展途径。”12月9日,云南财经大学青年益工社社员李钊在参加中国—东盟企业家论坛志愿服务后,在自己的朋友圈这样分享到。

  “我们手中这片灵叶如此优美,足以让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信仰的人们同样沉醉于它的馨香。我们能从茶汤甘苦与人生境遇中体悟生命的真谛,寻找到人生的理想与个人的精神信仰。一杯茶,滋味、品味、真味,三味俱足;一杯茶,生意、生活、生命,三生有益!”这是大益爱心基金会理事长吴远之探索的命题。

  而基金会秘书长汪敏的课题是“校园公益三问”:中国公益事业发展缺什么?校园公益究竟该怎么做?如何才能真正帮助大学生成长?

  “只有构建可持续的共享公益生态,才算是直到永恒。”汪敏说:“什么是公益生态?就是政府、组织(包括营利、非营利)和公众、受助人都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参与公益,同时每个结构之间既相互关联相互依靠,又互相增长互相促进的状态。很多时候,我们对公益生态的破坏非常容易,就如同环境一样,但是修复起来非常难。所以,我们倡议大家应该共同为公益行业的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各个环节、各个因素共同发挥作用,互相提供营养,这样才能形成公益的正循环”。